大一
见太乙条。
见太乙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山瘴疟候》,即瘴疟,详见该条。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指黑睛所生条状白翳细如丝缕。参见翳条。
出《药性论》。即防己,详该条。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干涩,详该条。
出《片玉心书》,即胎毒疮疥。见该条。
舌中见白苔,边见微黄苔的舌象。为湿热蕴结大肠之候,可兼见腹痛、泄泻或下痢,治宜清热燥湿(见《伤寒舌鉴》)。
【介绍】:见任元受条。
【介绍】:见龚信条。
疫病的一种。见《伤寒总病论》卷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疫论》:“病者头重,颈直,皮肉强痹,或蕴而结核,起于喉颈之侧,布热毒于皮肤分肉之中,上散入发际,下贯颞颥,隐隐而热,不相断离,病名黄肉随。……其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颌(《针灸甲乙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