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圣散

大圣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泽兰(叶)、石膏(研),各二两;卷柏(去根)、白茯苓(去皮)、防风(去芦)、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细辛(去苗)、柏子仁(微炒)、桔梗吴茱萸(汤洗七次.焙.炒),各一两;五味子(捡净)、人参(去苗)、干姜(炮)、川椒(去目.闭口者.微炒出汗)、白芷白术、黄蓍(去苗)、川乌(炮.去皮.脐)、丹参,各三分;芜荑(微炒赤)、甘草(炙)、川芎、芍药、当归,各一两三分;白薇阿胶(碎炒燥),各半两;肉桂一两一分,生干地黄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海虚冷,久无子息,及产后败血冲心,中风口噤,子死腹中,擘开口灌药,须臾生下,便得无恙。治堕胎,腹中攻刺疼痛,横生逆产;胎衣不下,血运、血癖、血滞、血崩,血入四肢,应血脏有患,及诸种风气,或伤寒吐逆咳嗽,寒热往来,遍身生疮,头痛恶心,经脉不调,赤白带下,乳生恶气,胎脏虚冷,数曾堕胎,崩中不定,因此成疾,及室女经脉不通,并宜服之。常服暖子宫,和血气,悦颜色,退风冷,消除万病。

兼疗丈夫五劳七伤,虚损等病。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空心,临卧,热酒调下。若急疾有患,不拘时候,日三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普济方》卷三四二引《产经》: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茯苓(去皮)川芎麦冬(去心)黄耆(去芦,蜜水炙)当归(去芦,酒浸)各30克木香(不见火)人参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安养胎气。主妊娠心神忪悸,睡中多惊,两胁膨胀,腹满急痛,坐卧不宁,气急迫逼。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二引《产经》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皂荚(锉)2挺,诃黎勒皮1两,盐1两。

制法上为末,以面裹成团,用槐枝火烧,烟尽为度;别入升麻1两,细辛1两,同研为末。

功能主治牢牙益齿。主

用法用量每日早夜擦牙,温水漱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博济》卷三: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川乌头4两(生用),益智仁3两,生干姜2两,青皮2两,茴香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和阴气,进饮食。主脾元脏冷,滑泄不止,腹痛绞刺。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水1盏,入盐1捻,煎至5分,温服;如小肠气攻刺,急煎1-2服,热吃。

摘录《博济》卷三

普济方》卷三二二: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白芷2两,藁本2两,川椒2两,人参2两,白姜2两,丹参2两,白术2两,厚朴2两,石枣2两,卷柏2两,茯苓2两,柏子仁2两,细辛2两,桔梗2两,当归2两,白芍药2两,川芎2两,阿胶2两,石膏2两,桂心2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生藕自然汁、生姜自然汁1盏,蜜1盏,同煎数沸,令香熟,入药调成膏,用砂器贮。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每服1匙,灯心、枣汤化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二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枳壳14枚,胡桃10枚,荆芥穗1两,木贼(炒)1两,延胡索半两。

制法上5味,将枳壳、胡桃同入藏瓶内,用泥固济,烧存性,捣后3味为细末,再同研匀。

功能主治脉痔下血,大肠肿痒。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鸡峰》卷十: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蜀葵(去萼,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吐血、咯血。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鸡子清或温酒调下。

摘录《鸡峰》卷十

《鸡峰》卷十六: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乌贼鱼骨。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崩中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如下殷物黑色,用胡姜酒送下;红色,煎木贼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六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槐鹅(炒令黄色)2两,赤石脂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崩漏不止,日渐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热酒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御药院方》卷七: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益智仁2两(连皮炒),川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陈皮(汤浸,去白)1两,干姜(炮裂)半两,茴香7钱半(炒),甘草2钱半(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积寒,心腹疼闷,脏腑泄泻。肠鸣绞痛。

用法用量方中“每服二分”,《医方类聚》引作“每服二钱”。

摘录御药院方》卷七

《医方类聚》卷一七九引《施圆端效方》: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大黄1两,寒水石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疙瘩病,及恶疮肿毒闷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新水沸汤,随病人意调下;恶疮,热酒调下。

恶疮,加当归1两。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七九引《施圆端效方》

《博济》卷四: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别名泽兰散、大圣泽兰

处方兰9分(使嫩者,不用根),白术3分(米泔浸,切作片子,以麸炒令黄),白芷3分(湿纸裹,煨过),人参3分,川椒1两(只取3分红皮用),厚朴1两(去皮,姜汁炙),藁本2分,桔梗1两,白芜荑7分(拣择,只用仁子),阿胶半两(研,炒令虚,别杵),细辛1两,丹参3分,肉桂5分(去皮,不见火),生干地黄1两半,吴茱萸4分(洗,炒),黄耆3分,川乌头3分(炮,去皮脐),卷柏4分(不用根),白茯苓1两,甘草7分(炙),石膏2两(研细,水飞过),五味子3分,柏子仁1两(生用),防风1两,当归7分,芍药7分,川芎7分(微炒),干姜3分(炮),白薇2分(去土)。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常服暖子宫,和血气,悦颜色,退风冷,消除万病。主妇人子脏虚冷,频频堕胎;或子死腹中,疼痛;产后血晕、血癖、血滞、血崩,胎衣不下;伤寒呕吐,遍身生疮,经候不调,赤白带下,咳嗽寒热。丈夫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泽兰散(《苏沈良方》卷十)、大圣泽兰散(《永类钤方》卷十九)。

摘录《博济》卷四

《医方类聚》卷一八○引《经验良方》: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羌活荆芥升麻薄荷防风甘草大黄玄参黄芩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壮人多食煎爆,上壅内热,多生瘰疬,瘾疹风丹。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煎6分,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引《经验良方》

猜你喜欢

  • 苍耳膏

    《圣惠》卷六十四:苍耳膏药方名称苍耳膏处方苍耳子2合,荆芥子2合,葵子2合,黄蜡半两,木香1两,白猫粪1两,石长生1两,当归1两,黄芩1两,藁本1两,玄参2两,丁香1两,干马齿1两,雄黄1两(细研),

  • 养阴平肝消炎汤

    药方名称养阴平肝消炎汤处方沙参9克,当归9克,石斛9克,白术6克,鸡内金6克,黄连6克,陈皮6克,枳壳6克,麦冬6克,山药12克,焦三仙各10克,川牛膝10克,白蔻5克,半夏5克,白芍15克,甘草3克

  • 滑胎饮

    《鸡鸣录》:滑胎饮药方名称滑胎饮处方茯苓1钱5分,归身1钱5分,焦白术2钱,煨川芎2钱,制香附2钱,广皮2钱,苏梗8分,酒芩5分,炙草5分。功能主治素患堕胎,及难产者。用法用量水煎,临月服,3日进1剂

  • 回声饮子

    药方名称回声饮子处方皂角1挺(刮去黑皮并子),萝卜3个(切作片)。功能主治失音。用法用量以水2碗,同煎至半碗以下服之。不过3服便语,吃却萝卜更妙。摘录《养老奉亲》

  • 连茹绛复汤

    药方名称连茹绛复汤处方小川连4分(醋炒),真新绛1钱半,玫瑰瓣3朵(拌炒丝瓜络3钱),淡竹茹3钱,旋复花3钱(包煎),青葱管3寸,广郁金汁4匙(冲)。功能主治清通肝络,行血止疼。主肝病日久入络,血郁不

  • 大保安汤

    药方名称大保安汤处方白术当归人参茯苓川芎白芍山萸黄耆山药丹皮 熟地五味子各3克肉桂甘草麦门冬熟附子各1.5克功能主治主脑项诸发、痈疽、恶疮、大毒等已溃之后,脓水出多,气血虚弱,精神短少,饮食少思,坐卧

  • 常山桂心丸

    药方名称常山桂心丸处方甘草(炙)4分,常山4分,大黄4分,桂心4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平旦服如兔屎,每欲发服6丸,饮下之,欲服药时,先进少热粥良。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 宽中八宝散

    药方名称宽中八宝散处方木香1钱半,归尾1钱半,萝卜子1钱半,真苏子1钱半,槟榔1钱半,砂仁1钱半,沉香1钱,牙皂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七情忧思,胸腹胀满痞塞。用法用量每服1钱,或2钱,黄酒调下。小

  • 加减利惊丸

    药方名称加减利惊丸处方牵牛末1两,花青5钱,巴霜2钱半。制法面糊为丸,如豆大。功能主治下痰。主急惊痰甚。用法用量每服2-3丸,白汤送下。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三二

  • 新法半夏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新法半夏汤药方名称新法半夏汤处方陈皮(去白)、神僸(炒),各四两。草果(煨.去皮)、半夏僸(炒),各二两三钱。干姜(炮)四两,丁皮、木香、白茯苓,各七钱半。甘草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