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遵义府志》。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棱术汤,见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即针眼。《证治准绳·杂病》:“视其背上即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眼时即瘥,故名偷针,实解太阳经结热也。”详针眼条。
①中府穴别名。《素问·水热穴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王冰注:“膺俞者膺中之俞也,正名中府。”中府属手太阴经。位于胸壁外上方,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六寸处。②胸两旁的
出《植物名实图考》。为菟葵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士雄条。
寸口脉三部之一。详寸关尺条。
古病名。指寒邪侵犯肺所致的疝症。《素问·大奇论》:“肺脉沉搏为肺疝。”王冰注:“皆寒薄于脏故也。”其症可见少腹与睾丸胀痛,小便不通等。参见疝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瓜子金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青葙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