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溪

太溪

经穴名,代号KI3。出《灵枢·本输》。别名吕细内昆仑。属足少阴肾经。输(土)原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的中点。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前方有胫后动、静脉通过。主治咽喉肿痛齿痛龈肿,耳鸣耳聋,视力减退,咳嗽气喘咯血消渴不寐遗精,阳萎,月经不调小便频数腰背痛足跟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图22)。②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足少阴肾经动脉,即下部地,以候肾气

图22

猜你喜欢

  • 夹风伤寒

    病证名。《活幼心书·决证诗赋》:“孩子伤寒又夹风,目多泪泪脸腮红。太阳冷汗微生喘,口水如涎滴满胸。”治宜香苏饮,加桂枝,疏风散寒。

  • 黄丹

    见《抱朴子》。即铅丹,详该条。

  • ①同孔,小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邪害空窍。”②孔穴,指经穴、穴位。《素问·五脏生成篇》:“血行而不得反其空。”《灵枢·九针十二原》:“机之动,不离其空。”③空虚。《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跟空

  • 软筋藤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四方藤之别名,详该条。

  • 口淡

    指口内有淡而无味的感觉。《世医得效方》卷十七:“虚则口淡。”《景岳全书·口舌》:“凡大劳大泻大汗大病之后,皆能令人口淡无味,亦岂皆胃火使然耶。”《医学正传·口病》:“有口淡者,知胃热也。”有虚、实之别

  • 兑发

    兑,通锐。即锐发。《人镜经》:“耳前发脚为兑发。”详锐发条。

  • 平安饼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乌梅肉一钱,轻粉五分。同研,不见粉亮为度,如硬则用唾液润之,不可用水,研至成膏,按患口大小,作薄饼数个,以贴毒根,外用膏掩,日易一次,待毒根不痛,落下乃止。治毒根凸起。

  • 臆骨

    骨名。即胸骨。详该条。

  • 痿漏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筋疽。见该条②。

  • 风尸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风尸者,在人四肢,循环经络。其状淫跃去来,沉沉默默,不知痛处,若冲风则发,故名风尸也。”治疗风尸宜服甘草散、川大黄散、金牙散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