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四。又名瘴毒脚气。详该条。
日光灸之一种。见该条。
治法。即汗法,详该条。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诸病源候论·目暗不明候》。又名拭目、摩目,摩眼,揉眼。两手掌擦热后拭摩两眼。有明目作用。《圣济总录》卷一百十三:“气血得温利则宣流,得寒则凝泣。肝藏血,上注于目。若肝经虚寒,则目多
见《中药志》。为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经血妄行,即妇女的血崩病。由于阳盛阴虚,迫血妄行而成。《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崩。”参见血崩条。
①病名。见《赤水玄珠·白浊门》。多因湿热痰浊下流,渗入膀胱所致。症见小便频数而痛,尿出混浊,或尿道流出浊物似脓。治宜渗湿化痰,清解热毒。可用二陈汤加木通、山栀、升麻、柴胡,或用八正散加土茯苓、萆薢。②
金代太医院医官职称,系协助该院正奉上太医工作之副职。参见太医院条。
【介绍】:清初藏族医家。青海人。生平欠详。
病名。即鼓胀。《丹溪心法·鼓胀》:“鼓胀又名单鼓。”详鼓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