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厥

寒厥

厥证之一。指因阳衰阴盛所致四肢逆冷的病证。一名冷厥阴厥。《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药症宜忌》:“阴厥即寒厥。其证四肢厥逆,身冷面青;踡卧,手指爪青黯,腹痛大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自利,不渴,不省人事。”《杂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大约手足寒者为寒厥,宜附子理中汤。而寒厥又有因气虚者,宜参芪益气汤;又有手足冷,表热里寒下利清谷,食入即吐,脉沉者,宜四逆汤。”参见、冷厥、清厥、阴厥条。

猜你喜欢

  • 杨士瀛

    【生卒】:十三世纪末【介绍】:南宋医家。字登父,号仁斋。福州人。世代以医为业。他自幼立志学医,认真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医书和历代名医著作,加以融会贯通。医学著作较多,有《伤寒类书活人

  • 揉大指甲法

    小儿推拿方法。《保赤推拿法》:“揉大指甲法,大指甲为外脾,揉之,补虚止泻。”

  • 目直

    证名。指定睛直视。多因风热袭络,肝风内动所致。《小儿药证直诀》:“热入于目,牵其筋脉,两皆俱紧,不能转视,故目直也。”因热者,治宜清肝泻热,用泻青丸;风邪袭络者,宜熄风之剂,如钩藤、桑枝、全蝎之类。

  • 淮木通

    ①见《中药志》。即川木通。②见《中药鉴别手册》。即淮通。各详该条。

  • 红胆

    见《贵州植药调查》。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 王脉

    王,通“旺”,旺盛的意思。《内经》认为“脉合四时阴阳”,在不同时令季节而出现相应的脉象为正常,《难经·七难》称之为旺脉。如冬至后第一个甲子日以后的六十天,是少阳主令的季节,“少阳之至,乍大乍少,乍短乍

  • 益气

    即补气。详该条。

  • 蝎子花

    见《陕西中草药》。为紫堇之别名,详该条。

  • 天行温疫

    病名。出《外台秘要·伤寒门》。即温疫。指温疫毒气所致的传染性、流行性病症。与一般所称的伤寒不同。详瘟疫条。

  • 接骨莲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野棉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