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导饮丸

导饮丸

儒门事亲》卷十二:导饮丸

药方名称导饮丸

处方青皮陈皮三棱(炮)广茂(炮)黄连枳壳(麸炒)各30克大黄黄柏各90克 香附子(炒)黑牵牛各12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气滞水停,两胁刺痛,中满不能食,头目眩晕,冷食不消,宿酒不散,身热恶寒战栗,头项痛,腰脊强,状如伤寒;以及饥困伤暑,食饮不进,时时呕吐,口中常流痰水,腹胁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生姜汤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济阳纲目》卷十一:导饮丸

药方名称导饮丸

处方苍术1两,白茯苓1两,独活7钱,黄连5钱,吴茱萸3钱。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服。

功能主治水饮。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一

普济方》卷一三九:导饮丸

药方名称导饮丸

处方木香1两,茴香1两,槟榔1两,青皮1两,橘皮1两,黑牵牛2两,甘遂2两,大戟2两,干姜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心下痞鞭痛,噫气不转,腹与右胁满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3丸或5丸,以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九

御药院方》卷五:导饮丸

药方名称导饮丸

处方三棱(炮)3两2钱,蓬莪术(炒)3两2钱,青皮(去白)1两半,陈皮(去白)1两半,白术1两半,槟榔1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木香1两,白茯苓(去皮)1两半,半夏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痰涎,进饮食。主风痰气涩,膈脘痞满,停饮不消,头目昏眩,手足麻痹,声重鼻塞,神困多睡,志意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以生姜汤送下。渐加至100丸。

注意猪肉、荞面。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猜你喜欢

  • 回元饮

    药方名称回元饮处方熟地10两,萸肉4两,北五味2两,麦冬2两,甘菊2两,川芎3两,玄参3两,山药3两,当归3两,玉竹8两,鸱枭脑1个(酒蒸,炙,研)。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经年头疼,终朝眩晕,

  • 白敬宇眼药

    药方名称白敬宇眼药处方珍珠(豆腐炙)15克麝香7.5克熊胆60克冰片486克硇砂3克炉甘石(煅)495克石决明(煅)300克海螵蛸(去壳)283.5克制法共研为极细粉,过罗,混合均匀。装瓶重0.39克

  • 麝香祛痛搽剂

    药方名称麝香祛痛搽剂处方麝香3.3g红花10g樟脑300g独活10g冰片200g 龙血竭3.3g薄荷脑100g地黄200g三七3.3g性状本品为橙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炮制以上九味,取麝香、三七、红花

  • 固精明目菟丝子丸

    药方名称固精明目菟丝子丸处方赤何首乌8两,白何首乌8两(极大者,米泔水浸1宿,瓷瓦片刮去粗皮,捶碎,如指顶大。取黑豆、牛膝酒洗同入砂锅木甑,铺作数层,上多盖黑豆蒸之,待黑豆香熟取出晒干,务以9蒸9晒为

  • 固脬丸

    《鸡峰普济方》卷十:固脬丸药方名称固脬丸别名固脬丹(《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处方益智仁75克石菖蒲30克 白龙骨23克川乌头30克(生,去皮、脐,锉,用牡蛎粉30克炒)制法上药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

  • 拔疔至宝丹

    药方名称拔疔至宝丹处方硇砂2钱,白矾4钱,朱砂5分,雄黄5分,硼砂1钱,绿矾4钱,火消4钱。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合研后入水银4钱,放嚼碎茶叶少许,研不见星,将药入瓦罐,文火熬半个时辰,以药饼坚硬为度,

  • 花蛇酒

    药方名称花蛇酒别名一品花蛇酒处方白花蛇肉1条。制法白花蛇袋盛,同曲置于缸底,糯饭盖之。3-7日,取酒饮。功能主治诸风,顽痹瘫缓,挛急疼痛,恶疮疥癞。用法用量一品花蛇酒(《增补内经拾遗》卷三)。摘录《本

  • 参术二仁汤

    药方名称参术二仁汤处方人参3钱,茯神3钱,炒枣仁3钱,白芍9钱,远志1钱,半夏1钱,砂仁2粒。功能主治心包、膻中之火炽甚,口干舌燥燥,面目红赤,易喜易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来苏汤

    药方名称来苏汤处方天冬6克麦冬6克 生地9克 熟地9克 南沙参9克 北沙参9克白芍3克赤芍3克 沙苑9克 贝母6克磁石12克杜仲9克茜草根6克牛膝6克杏仁9克莲子10粒(去心)功能主治滋肾阴,降虚火。

  • 橘核汤

    药方名称橘核汤处方橘核、吴萸、木香、茴香、良姜、青皮、川楝子、干姜、官桂各等分。功能主治疝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启蒙》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