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固肾涩精。详该条。
见会元针灸学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妊娠肿胀兼有喘满的病症。多因平素脾肾阳虚,内有水气湿邪,孕至六、七个月胎体渐长,腹大异常,影响气机升降,运化输布失常以致水湿停聚,而出现遍身浮肿,腹胀喘满。宜温阳健脾
病名。又名沍耳。《证治准绳·疡医》:“耳疳生疮臭秽,乃足少阴、手少阳二经风热上壅而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时出黑臭脓。”由胃经湿热与肝经火毒相兼而成,耳中流脓色黑而腐臭。治宜清火利湿。
出《肘后备急方》。即蚕退纸,详该条。
涎唾、口津的俗称。
《广西中草药》。为火秧竻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疔疮。见该条。
见《河北药材》。为蟋蟀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