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张三锡

张三锡

【生卒】:十六世纪

【介绍】:

明代医家。字叔承,别号嗣泉,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人。出身于世医之家,曾博采群书,汇要而编成《医学六要》一书,共十九卷,包括《四诊法》、《经络考》、《病机部》、《治法汇》、《本草选》、《运气略》等六部分,并认为医学主要包括这六个方面。王肯堂曾校订该书,对之评价较高。他的工作主要是摘集录,虽较全面而扼要,但很少个人独特见解和发挥。

猜你喜欢

  • 漏腮

    病名。指腮部之漏疮。即骨槽风之别称。详该条。

  • 刺蓟菜

    见《救荒本草》。为小蓟之别名,详该条。

  • 冬月咳嗽

    指冬月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冬月咳嗽,冬月风寒外感,形气俱病俱实者,宜华盖散、加减麻黄汤,所谓从表而入,自表而出。若形气病气虚者,宜补其元气,而佐以解表之药。若专于解表,则肺气益虚,

  • 咸鱼草

    见《岭南草药志》。为葫芦茶之别名,详该条。

  • 纸捻

    即捻子。详该条。

  • 诊家枢要

    脉学著作。1卷。元·滑寿约撰于1359年。首论脉象大旨及辨脉法,颇多独到的见解;继之阐析浮、沉、迟、数等29种脉象及其主病,后述妇人及小儿脉法。本书有清·周学海评注本,周氏于卷后附录诸脉条辨(出程文囿

  • 扁骨风

    见《广西中草药》。为扁担藤之别名,详该条。

  • 黄有祺

    【介绍】:清代医家。字香云。安徽环溪人。究心医术,临证得心应手,为贫人治病,每不取报酬,撰有《医余别论》一书,未刊刻。

  • 烂喉痹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上。系指患喉痹而咽喉溃烂者。多由肝胃热毒蕴积,复感时邪而发。症见咽喉肿痛甚剧,腐溃白斑,形如花瓣,疼痛难咽,甚或目睛上泛,六脉洪大。治宜疏风解毒、凉血消肿。用银翘散、普济消毒饮等

  • 寒温条辨

    见伤寒温疫条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