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微脉

微脉

脉象之一。脉细小而软,似有似无,欲绝非绝。《医学入门》:“微似蛛丝容易断。”主阴阳气血诸虚。可见于休克、虚脱或慢性虚弱病症病后元气大虚等。

猜你喜欢

  • 气瘤

    病名。见《外科枢要》卷三。多因劳伤肺气,复被外邪所袭而成。瘤体软,皮色如常,无寒无热,随喜怒而增大或缩小。治宜益肺调气,化痰散结。用通气散坚丸。

  • 核的异体字。参见核骨条。

  • 阴人

    出《灵枢·通天》。指五态之人中偏于阴盛者。太阴之人及少阴之人均属于此。参见五态条。

  • 救偏琐言

    儿科著作。清·费启泰撰。5卷。刊于1659年。本书专论痘疹的辨证原则和治疗法。作者认为古人治痘之法,多有所偏,特别是略于攻下、解毒、凉血、清火诸法,因而根据个人的经验体会写成此书。书中除讨论了一些具体

  • 散抟(tuán 团)

    相气十法之一。诊察病人面部颜色的散漫与抟聚,以辨别疾病的新久和邪气的进退。《望诊遵经》:“散者病近将解,抟者病久渐聚。先抟而后散者,病虽久而将解;先散而后抟者,病虽近而渐聚。”

  • 阳旦证

    病证名。①指桂枝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证象阳旦。”成无己注:“阳旦,桂枝汤别名也。”《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旁注:“即桂枝汤。”②指桂枝汤证兼见心

  • 丝叶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油柑叶之别名,详该条。

  • 汗证

    证名。见《医学正传》。指汗出异常的症候。一般分自汗、盗汗两类。《景岳全书·杂证谟》:“汗出一证,有自汗者,有盗汗者。”由于病情不同,汗证有阴汗、阳汗之分。并有战汗、狂汗、红汗、漏汗、阴盛格阳汗、亡阳汗

  • 方氏脉症正宗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学正宗》。4卷。清·方肇权撰。刊于1746年。本书以脉诊与辨证为纲,卷1以辨脉为主;卷2~4分述内、儿、妇、外各科多种病症证治,每一病证分述病因、辨证、治法、方药及治案;卷末附常用

  • 结代

    结脉代脉的总称。泛指缓而不整的脉象。《灵枢·岁露论》:“此两邪相抟,经气结代者矣。”详结脉、代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