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①“前舌根上,或在左右两旁,或有青筋一丝在后腭,或紫点如豆大在舌根上,或青白色如蚬肉,或似桃胶,两旁红筋垂下,皆此症也。久则前心后背疼痛、暖气,喉中若虫行”(《喉症全科紫
【介绍】:北宋人,生平不详。撰《卫生产科方》1卷,已佚。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管仲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指婴儿娩出。
【介绍】:西汉时医家。临菑(今山东临淄)人,是淳于意的弟子。
《卫生宝鉴》卷十三方。煨大黄、黄芪、炒牛蒡子、牡蛎(盐泥裹烧)、金银花各五两,炙甘草二两,没药、乳香、栝蒌各半两。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去渣,疮在上者食后服,疮在下者食前服。治恶疮。
即阳明经证。详阳明经病条。
见《本草纲目》。即玄精石,详该条。
见《傅青主女科》。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攻邪与扶正并用的治法。适用于邪实体虚,攻邪与补正需要同时进行的病证。如热病邪结肠胃,气虚而便结,用黄龙汤,以甘草、人参、当归补虚,以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