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急黄

急黄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指黄疸病中病势急骤、险恶的一类。多因湿热毒邪深重、燔灼营血所致。症见高热烦渴,溲赤,卒然面目全身发黄(亦有初不发黄,死后身面发黄者),胸满腹胀,甚则神昏谵语,吐衄,便血,发斑等。脉多弦滑数,舌红绛,苔黄腻或燥。急黄与后世所称之瘟黄相似。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开窍为主。方如《千金要方犀角散黄连解毒汤栀子丸神犀丹安宫牛黄丸等。并宜中西结合抢救治疗。参瘟黄条。本病可见于急性、亚急性肝坏死,化脓性胆管炎及钩端螺旋体病之黄疸出血型等。

猜你喜欢

  • 急救奇痧方

    见急救异痧奇方条。

  • 八脉交会穴

    经穴分类名。见《针经指南》。又称流注八穴、交经八穴等。是四肢上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八个穴位。即脾经的公孙(通冲脉)、心包经的内关(通阴维脉)、小肠经的后溪(通督脉)、膀胱经的申脉(通阳蹻脉)、胆经的足

  • 洪宝膏

    见《寿世保元》卷九。即洪宝丹,见该条。

  • 口斜僻

    证名。小儿中风口斜僻,是风邪入于颌之脉络所致,见于面神经麻痹。治宜疏风舒筋,用防风散内服;外用蓖麻子、樗根皮、栝蒌瓤研末,以大麦面作饼,上掺药末,左患贴右,右患贴左(《太平圣惠方》)。针刺地仓透颊车

  • 顺气汤

    见《卫生家宝》。即柿蒂汤第一方。见柿蒂汤条。

  • 拊(fǔ 府)

    推拿手法名。出《灵枢·经筋》。用手进行抚摩。

  • 杨存心

    【介绍】:见杨用安条。

  • 宁坤秘籍

    书名。又名《竹林寺女科》。实际上是题名《竹林寺女科》的传本之一。3卷。竹林寺僧撰。清代刊行。卷上载妇科91症,79方;卷中、下为产后生化汤论及经验良方。本书另有收载妇科110症或110症等多种传本,书

  • 李文渊

    【介绍】:清代医家。字静叔。又字叔卿。山东益都人。编有《得心录》一书,已佚。据《四库全书提要》称,该书包括十九方,皆为自制,其中包括为照顾贫穷人无力购买人参等贵重补药而创制的代用方剂。

  • 掖痈

    病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即腋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