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见不谢方条。
简称红星舌。纯红舌中满布深红色红星点。为脏腑血分热毒炽盛之候。若症见壮热大渴、烦躁不眠、大便秘、小便涩等,宜急投清热凉血解毒之剂(见《伤寒舌鉴》)。
古刺法。十二节刺之一。《灵枢·官针》:“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指左右配穴的刺法。用于治疗寒厥,如下肢寒厥,可针刺两侧足内踝后少阴经穴。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见艾卷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清·曹沧州撰。2卷。刊于1924年。上卷为内科杂证;下卷为五官、外科病证。曹氏擅治时症,论治多效法于叶天士。
气功术语。肺神的代名词。《简易方》:“肺名皓华。”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