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辨证。邪热已传入营分,仍有气分证,称营气同病。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
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
腋窝中的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腋下毛美。”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四。即清脾汤第一方,见清脾汤条。
病证名。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证名。又名齿衄、牙宣。《诸病源候论·牙齿病诸候》:“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而阳明脉虚,风挟热乘虚入齿断,搏于血,故血出也。”详见齿衄条。
病名。《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喉咙忽胀似喉鹅,不能饮食。”即乳蛾。详该条。
①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白蔹之别名。②见《陕西中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③见《江苏药材志》。为鬼箭羽之别名。④见《分类草药》。为商陆之别名。⑤见《陕西中草药》。为蓝布正之别名。各详该条。
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脏腑惊证之一,详脏腑惊证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益母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