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因外邪失治传里,化热熏蒸所致的黄疸。《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劳诸方》。详骨蒸条。
表证类型之一。指感受风热阳邪,出现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舌苔薄白或微黄略干,或舌尖红,脉浮数为特征的症状。
出《脾胃论》。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朱纯嘏条。
见《本事方》。为猪牙皂之简称,详该条。
证名。见《证治准绳·喘》。指肾中水邪上干于肺的气喘。《景岳全书·喘促》:“水病为喘者,以肾邪干肺也,然水不能化而子病及母,使非精气之败,何以至此。”《医学纲目·喘》:“肾喘则呕咳。经云,少阴所谓呕咳上
指药物的气味性能不甚猛烈者。《素问·五常政大论》:“常毒治病,十去其七。”
病名。①鼻息肉别名。详见该条。②鼻腔内恶性肿瘤。
病名。出《治疔大全》。即龙泉疔。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