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楼英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王不留行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阴虱寄生所致之皮肤病。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又名八脚虫疮。因患处皮肤不洁,阴虱寄生所致。生于前阴毛际,初起红色或淡红色丘疹,奇痒难忍,搔破感染成疮,中含紫点。治宜重视个人卫生,消灭阴虱。用百部
丛书名。清·叶志诜编集。刊于1850年。全集收辑有关生理解剖著作四种。包括陈会《全体百穴歌》;沈绂《十二经脉络》,专述十二经脉起止部位及循行部位;沈金鳌《脉象统类》,以浮、沉、迟、数、滑、涩为纲,阐明
指阴寒内盛,导致阳气虚衰的病机。症见恶寒、肢冷、泄泻、水肿,舌淡滑等。治以温阳救逆,兼以健脾利水。《难经·六难》:“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这是在脉诊上的反映,因阳虚于外,故浮取则脉小;阴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小便痛如刀割,此乃血门不通,用八珍散不效,急服牛膝汤(牛膝、麝香、乳香)。”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五色不见于本脏分布的部位,而见于其它部位。《灵枢·五色》:“色者,青黑赤白黄,皆端满有别乡。”
出《灵枢·经脉》。即手厥阴络脉,见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榕须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