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zhāng)。①亢盛。《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②张开。《灵枢·本输》:“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③布列,开阔平满之意。《灵枢·五阅五使》:“五官已辨,阙庭必张。”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麻九畴条。
见《本草纲目》。为泽漆之别名,详该条。
心的下方,通常专指胃脘部。《素问·五常政大论》:“心下否痛。”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又名眉眶痛。为多种疾病常见之证候。①“眉骨者,目系之所过,上抵于脑,为目属于脑也”(《证治准绳·杂病》)。故诸阳经病或风热毒邪上攻下注于目睛者,遂从目系过眉骨,与眉骨相并而痛。若系心肝壅热或风热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根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正传》。为墨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下:“痿疮初起形如粟豆,色红,大如梅李,血不出,脓不生,痛不止,久则延及遍身。由火毒而成,宜参疔疮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