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方。即倪涵初治痢第一方,见该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即霍乱转筋。详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即龈交。详该条。
是治疗血分有寒的方法。①温补血分。如妇女崩漏、男子吐血,舌质淡,脉虚无力,唇爪不红润,用十全大补汤。②温化祛瘀。治疗因寒而致瘀血。如妇女因虚寒而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来量少色暗,舌有紫瘀点,脉沉或涩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箧中方》3卷。
【介绍】:宋代儿科医家。著有儿科专书《孩孺明珠变蒸七疳方论》1卷,已佚。
证名。指突然发作的腰痛。《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入肾经,故卒然而患腰痛。”多因骤感外邪及闪挫外伤所致。治疗以祛邪及疏通气血为主。参见腰痛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神道,见该条。
即耳屏。《灵枢·五色》:“蔽者,耳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