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图
参见新修本草条。
参见新修本草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自消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九疸之一。《外台秘要》卷四:“髓疸,目眶深,多嗜卧,牡蛎、泽泻主之。”参见黄疸有关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油桐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伸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丹溪心法·痓》。即阴痉。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见《竹林寺女科秘方考》。即经来下肉胞。详该条。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二百四十九。指阴囊部肿硬。多见于小儿。宜外用地黄散(干地龙研末)生薄荷汁调涂。《婴童百问》:“小儿外肾肿大,茎物通明,牡蛎粉研极细,鸡子清调敷为佳。”参见脱囊、阴肿、疝气条。
见《药材学》。为芜荑之别名,详该条。
痘疹专著。16卷(又有5卷本及10卷本)。又名《仁端录痘疹》、《仁端录痘疹玄珠》。明·徐谦撰。撰年不详。包括痘病总括、辨痘形色、分期调治、痘疹兼杂症、治疗方药及药性、痘病歌赋和杂说等,内容较简明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