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连翘薄荷饮,见该条。
病名。见《金匮要略》卷中。即金创。详该条。
病名。指胃气上逆而致咳者,症见呕而咳,甚则吐蛔者。《素问咳论》:“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治用乌梅丸、异功散加川椒、乌梅,加味二陈汤等。参见脾经咳嗽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妊娠肿胀兼有喘满的病症。多因平素脾肾阳虚,内有水气湿邪,孕至六、七个月胎体渐长,腹大异常,影响气机升降,运化输布失常以致水湿停聚,而出现遍身浮肿,腹胀喘满。宜温阳健脾
见《中药志》。为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余梦塘条。
【介绍】:明代医生。江西波阳县人。博览群书,精于脉理,善于记忆选方,治病效果较好。
即行气法。见该条。
即肌肉,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合萌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