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
见《中医方药学》。为小飞蓬之别名,详该条。
同气营两清。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三香散,见该条。
即痰迷心窍。详该条。
【介绍】:明代文人。字仪用。浙江嘉兴人。编有《药镜》4卷。
证名。系指睡眠中呼吸时咽喉有声。《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鼾眠者,眠里喉咽间有声也,人喉咙气上下也。气血若调,虽寤寐不妨宣畅,气有不和,则冲击喉咽,而作声也。其有肥人,眠作声者,但肥人气血沉厚,迫隘喉
见《急救异痧奇方》。即雷击散,见该条。
医论著作。1卷。清·徐大椿撰于1767年。本书着重剖析医界流弊,以期医家谨慎治疾。内容有误用补剂、内科杂病误治的论述,不同患者如老人、妇女、小儿治疗上的区别,外科病证治法等。倡导因病施治,简明切要。此
病证名,又称风泄,见《医学入门》卷四。详风泄条。
方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2卷,东晋·陈延之撰,约撰于公元4世纪初。本书早佚,其佚文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