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二方。黄连六分(用吴茱萸五粒,泡水一至二匙拌),知母一钱(用干姜一分,泡水一至二匙拌),远志一钱(用石菖蒲汁四至五匙拌),羚羊角一钱,川贝母二钱(用熟艾半分,泡水一至二匙拌
望舌质的基本内容。荣枯是辨别津液和舌神。荣是指舌有光彩,红活鲜明,润泽而有血色,活动灵敏,为津足有神,预后良好;枯是指舌无光彩,枯晦干涩,活动迟滞,为津亏失神,预后较差。老嫩是辨别疾病的虚实。老是指舌
见《丹溪心法》。为川芎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心悸、怔忡。详心悸、怔忡条。
病名。即痔的别称。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肠山。即承山,见该条。
《串雅内编》卷三方。又名丹溪喉闭丸。雄黄一钱,郁金五分,巴豆(去壳)七粒。为末,醋糊为丸,麻子大,冰片、麝香各少许为衣,每服五分,清茶水送下;如喉噤塞用竹管纳药入喉中,须臾吐痰立解,未解再服。治缠喉风
证名。指胁下支撑胀满。多由水饮或肝气郁结,滞于胁肋部位,络脉不和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医宗金鉴》注:“水在肝部,则病悬饮。”参见悬饮、肝气胁痛、肝郁胁
经穴名。代号DU1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冲道。属督脉。位于背部第五、六胸椎棘突之间。布有第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五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健忘,惊悸,咳嗽,疟疾,脊背强痛,癫痫;以及神经衰弱,肋间神经
证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飞蝇散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