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学著作。南宋曾糙所编,全书四十二卷,一百零八篇。举凡气功古籍《参同契》、《入药镜》、《坐忘论》、《悟真篇》、《金壁龙虎经》等,均辑为专篇,予以论述。功法如胎息、呼吸、调气、存想等,也有记载。气功人
出《灵枢·经水》。即手少阳三焦经,见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凤凰转翅。陈氏《小儿按摩经·手法》:“掐精宁、威灵二穴,前后摇摆之:治黄肿也。”此法能降喉内痰响,治暴死。见《推拿抉微·推拿各法》。
药物图谱类著作。38卷。清·吴其溶撰。刊于1848年。系作者通过广泛采集,向有关人员访询,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相互印证补充而编成的一部植物学图谱。书中共收植物1714种,分为谷、蔬、山草、草、石草、水
指阴精亏损而致虚火炽盛。症见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口干咽痛、性欲亢进等。参见阴虚阳亢条。
病证名。见戴武承《女科指南集》。舌尖属心,舌根属肾,舌两边属肝胆,一舌原通三经之气。产后元神虚惫,少阴厥阴大败,经脉失养,以致舌出不收。治宜于舌上外涂朱砂末,内服保元汤。
出《外科理例》卷一。即胬肉。见该条。
指鼻中隔。实际由三骨组成,即鼻软骨、筛骨正中板、犂骨。
阴液亏损之甚。《灵枢·决气》:“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
古刺法名。又称五脏刺。《灵枢·官针》:“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以其针刺深浅部位不同,分别适应五脏有关的病变。计有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输刺等五种。详各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