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篇。即噎膈。
见《中医方药学》。为火炭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正宗》卷之一。即竹筒吸法。详该条。
指腭骨的水平部,构成硬腭的后四分之一。左右共二块。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石龙芮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气功功法。是托名墨子而引动内气,为布气打基础的一种行气功法。见于宋《云笈七韱》卷59中。其方法:正仰卧,握固,叩齿,嗽口咽津,缩鼻徐徐纳气,将极满,以口徐徐吐之,吐后一咽,又复鼻纳气,口吐之;凡纳气,
切脉指法。用指按某一部以测脉象的方法。如诊关部脉,用中指按之,其余两指微微提起。《重订诊家直诀》:“一指单按,气行自畅,无所搏击。”
手发背之俗称。见该条。
应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使之局部充血或起泡的治疗方法。《针灸资生经》:“治疟之方甚多,……乡居人多用旱莲草推碎,置于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于故帛,未灸即起小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