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芥菜之别名,详该条。
指脾受寒邪所致的病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脾中寒之状,心腹胀,四肢挛急,嗳噫不通,脏气不传,或秘或泄。”治宜温脾散寒为主。选用不换金正气散、附子五积散、姜附汤、温脾丸等方。
出《素问·平人气象论》。指脉来和缓平静。如伤寒表症,脉象和缓平静,为不传经。《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
病名。①指中暑热而致的病证。出《素问·刺志论》。《医林绳墨》卷一:“伤暑者,由其暑热劳伤元气之所致也。其症日间发热,头疼眩运,躁乱不宁,无气以动,亦无气以言,或身如针刺,小便短赤,此为热伤元气也,宜以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昏,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一叶萩之别名,详该条。
见苏州医学院《中草药手册》。为宝盖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腓腨发,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频骨尖高处的一种疔疮,证治同疔疮。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厥阴肝经,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