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底捞月

水底捞月

小儿推拿方法。用于治疗发热等症。操作方法有:①先掐总经清天河水,滴一点水于劳宫处,用手扇几下,再滴一点水于总筋处,然后用屈曲的中指节往右运劳宫穴,并以口吹气,随吹随运。《小儿按摩经·手诀》:“先清天河水,后五指皆跪,中指向前跪,四指随后,右运劳宫,以凉气呵之,退热可用。若先取天河水至劳宫,左运呵暖气,主发汗,亦属热。”②由小指尖推向手掌根部坎宫穴,再回转至内劳宫穴,如捞物状。《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水底者,小指边也;明月者,手心向劳宫也。其法以我手拿住小儿手指,将我大指自小儿小指旁尖,推至坎宫,入内劳轻拂起,如捞明月之状。”

猜你喜欢

  • 二十九号升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即苏木散,见该条。

  • 栝楼壳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栝楼反,详该条。

  • 食痫

    病名。指痫因小儿伤乳或伤食而发者。《诸病源候论·痫候》:“食痫者,因乳哺不节所成。”症见发热,或不发热,或吐后发热,嗳吐馊气即发搐,大便酸臭等。治宜下之。用四味紫丸等。《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食痫为病

  • 经水否涩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三。指因经水蓄聚,或产后恶露不尽,皆本冲任气虚,风冷所乘,气不能宣而成血瘀。瘀血不去,结痼成积,则令人面黄肌瘦,烦渴憎寒,腰腹重痛,经水否涩不通。治宜通经活血化瘀。方用桃

  • 洁净腑

    治法之一。出《素问·汤液醪醴论》。净腑,指膀胱。指用通利小便的方药清除膀胱(下焦)潴积的水液,恢复膀胱的正常气化功能。为治疗水肿病方法之一,亦常用以治疗膀胱湿热而小便不利者。方如五苓散、五皮饮、八正散

  • 虫痔

    病名。《千金要方》卷十八:“蛲虫居胴肠之间,多则为痔。”《疡科选粹》卷五:“侵淫淫烂,岁积月累,蚀肠穿穴者为虫痔。”宜服蝟皮丸或黑玉丹。相当于痔疮病人兼染蛲虫者。

  • 巨虚上廉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上巨虚,见该条。

  • 气水

    古病名。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气水者,其根在大肠,其状乍来乍去,乍盛乍衰者是也。此良由上下不通,关窍不利,气血痞格,阴阳不调而致之也。”参见十水条。

  • 远志膏

    《外科摘录》卷一方。远志肉二至三两。清酒煮烂,捣如泥,用油纸隔布扎敷患处。治痈疽肿毒初起。

  • 大肠湿热

    指湿热蕴于大肠的病变。常因饮食不节不洁,损伤肠胃,湿热之邪乘虚内犯所致。症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结肠炎、痢疾。治宜清热燥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