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水晶鱼

水晶鱼

《中药大辞典》:水晶鱼

药材名称水晶鱼

拼音Shuǐ Jīnɡ Yú

别名鳡鱼(姚可成《食物本草》)。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银鱼科动物太湖短吻银鱼全体

原形态体细长,略呈圆筒形,后段较侧扁。体长约7~8厘米。头部扁平。口小,吻短钝,下颌略长。上、下颌骨各有1排细齿,口盖上无齿;下颌前端亦无犬齿。背鳍Ⅱ12~14,起点至吻端的距离为至尾基距离的2.5倍。臀鳍Ⅲ21~24,位于背鳍后下方,背鳍后有一小而透明的脂鳍。体柔软,除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排较大的鳞片外,全体无鳞。生活时全体透明,从头的背后可清楚地看到脑的形状;死后体为乳白色。各鳍较透明,无色,体侧每边沿腹面各有一行黑色素小点。

生活于湖泊内,主食浮游动物,也食少量的小虾和鱼苗。产卵期4月。

生境分部分布江苏太湖和沿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湖泊中,尤以太湖最着。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疏利肠胃,润肺。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晶鱼

药材名称水晶鱼

拼音Shuǐ Jīnɡ Yú

英文名taihu shortsnout icefish

别名鯎鱼、银鱼面条鱼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银鱼科动物间银鱼、尖头银鱼等多种银鱼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emisalanx prognathus Regan2.Salanx acuticeps Regan

采收和储藏:3-5月汛期捕捉,捕后洗净鲜用或加工成鱼干。

原形态1.间银鱼,体细长,近圆筒形,长约12cm,后希略侧扁。头极扁平,吻尖长,呈三角形,眼位于头侧缘。口窄长,两颌等长,前上颌骨、上、下颌骨及腭骨均生有1列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而具一肉质突起。鳃孔大,鳃盖骨软而薄。体光滑无鳞,仅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具1列大而薄的鳞片,一般为18-21。背鳍II。11-13,略在体后3/4处。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管明小脂鳍。臀鳍26-28,与背鳍相对。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腹鳍小。尾猪叉形。体柔软,半稼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胸鳍、尾鳍第1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2.尖头银鱼,体细长近圆筒形,后部略侧扁,长约13-15cm。头较长,吻尖长,上下扁平。眼小,口宽大,两颌约等长,两颌和腭骨各有1列细齿。下颌缝合部有1较大的犬牙,常穿过吻部形成一孔。下颌缝合部前方有一短的肉质突起。鳃孔大,鳃耙短小。体光滑无鳞或有时散生极薄而易脱落的鳞片,雄鱼在臀鳍基部有1列大而薄的鳞片。背鳍13-14,位于臀鳍的起点上方。脂鳞小,位于尾柄背部。臀鳍26-27,较宽大。胸鳍9-10,低位。腹鳍7,起点在胸鳍与臀鳍中间。尾鳍叉形。体半透明。在腹部中央有2纵列黑色小点。胸鳍、腹鳍外缘及臀鳍、尾鳍有少数黑点。背鳍和脂鳍无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为小型小层鱼类,生活于近海,性喜集群,以浮游小动物为主食。三、四月于长江口区产卵。具有海洋至江河回游的习性。

2.为小型小层鱼类,习性与前种相似。只唯在南海冬季11-12月产卵。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尤以长江口崇明等地为多。

2.全国沿海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可食部100g含水分89g。8.2g,脂肪0.3g,碳水化合物1.4g,灰分1.0g,钙258mg,磷102mg,铁0.5mg,硫胺素(thiamine)0.01mg,核黄素(riboflavine)0.05mg,烟酸(nicotinic acid)0.2mg。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健脾补虚;润肺止咳。主营养不良;脾虚泄泻;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90g。

各家论述姚可成《食物本草》:水晶鱼,不可多食,动湿生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杜鹃兰

    药材名称杜鹃兰别名算盘七、人头七、三七笋、大白及来源兰科杜鹃兰属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mirata A. Gray,以假鳞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辛、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铜苋菜

    药材名称铜苋菜拼音Tónɡ Xià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金银莲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ymphoides indica (L.)O.Kuntze[Menyanthes indic

  • 岩椒草

    《中药大辞典》:岩椒草药材名称岩椒草拼音Yán Jiāo Cǎo别名臭节草(《植物名实图考》),松风草(《植物学大辞典》),石胡椒、臭沙子(《四川中药志》),猩锈臭草、臭草、苦黄草、大羊不食

  • 獐髓

    《中药大辞典》:獐髓药材名称獐髓拼音Zhānɡ Suǐ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髓或脊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獐肉"条。功能主治①《别录》:"益气力,悦泽人面。&qu

  • 山茱萸

    《中国药典》:山茱萸药材名称山茱萸拼音Shān Zhū Yú英文名FRUCTUS CORNI来源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

  • 看麦娘

    《全国中草药汇编》:看麦娘药材名称看麦娘别名牛头猛、山高粱、道旁谷来源禾本科看麦娘属植物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以全草入药。待茎、叶繁茂时采集,切段晒干。性味淡,凉

  • 山苦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苦草药材名称山苦草别名苦草、胆草来源唇形科山苦草Ajuga pantantha Hand. 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消炎解毒。主治慢性

  • 刺通草

    药材名称刺通草拼音Cì Tōnɡ Cǎo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别名党楠、裂叶木通、棁木、挡凹、天罗伞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

  • 西桦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桦药材名称西桦别名西南桦木、蒙自桦木来源桦木科西桦Betula alnoides Buch.-Ham. ex D. Don,以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广西、云南。功能主治解毒,敛口

  • 鞘菝葜

    药材名称鞘菝葜拼音Qiào Bá Qiā出处《甘肃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鞘柄菝葜的块茎及根。春、秋采收。,除去须根茎基,洗净,切成薄片。原形态落叶、灌木或攀援藤本,高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