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名。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1804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
见《中药志》。为银柴胡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三香散,见该条。
即耳廓。详该条。
病名。见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指圆癣之形如古钱状者。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学家。撰有《岭南脚气论》1卷,已佚。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指发热热势壮盛,属于高热的范围。
骨名。掌骨和指骨的统称。
五脏与五体的相互关系之一。肾藏精,精化生髓,髓充于骨,骨骼的发育、成长、荣枯,与肾的精气盛衰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生骨髓。”《素问·五脏生成篇》:“肾之合骨也。”
见《江苏药材志》。为马蔺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