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诗经》。为大巢菜之古名,详该条。
见《汉书·颜师古注》。即芋头,详该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宋代未独立设科,元、明代医学分十三科,始独立设咽喉科。参见十三科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即舌之尖端。《辨舌指南》第一编第一章:“舌尖,内应心。”
【介绍】:东汉医生。据史料记载,常以道术治病,似为巫医。
【介绍】:西汉时医家。为齐王侍医,讲究服食之道,后因服食致死。
《疫痧草》方。龟板、鳖甲、生地黄、牡丹皮、鲜沙参、麦门冬、天花粉、浙贝母、玄参、犀角、鲜石斛、金汁。水煎服。治痧透肌燥,舌绛液干,喉烂便秘,脉弦无神。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丝竹空,见该条。
用燥湿的药物,以治疗湿浊内盛,胸痞腹满之证。《汤液本草》卷上:“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又如脘腹胀满、怠倦恶食、口和不渴,舌苔白腻而厚,用平胃散以燥湿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