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刺莓果,详该条。
亦称七怪脉。详七怪脉。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五风变内障。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综合性医书。简称《丹溪纂要》,或名《医书纂要》。2卷。明·卢和编注。刊于1484年。卢氏根据世传题名朱震亨撰的各种医著予以删正裁取编成此书。全书自中风、伤寒、瘟疫起至损伤、妇人、小儿证共78门,其中以
【介绍】:见刘吉人条。
①指脏部、上部、下部三部。《灵枢·百病始生》:“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为三部。”②身体上、中、下三部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多因产后气血亏损,运行无力,致血留滞于经络、肌肉之间;恶露过少,瘀血停留,败血入于关节之中;或产后血脉空虚,风寒袭之,流注筋脉所致。气血运行不畅者,兼见骨节不利,筋脉拘急,治宜
出《素问·调经论》。与大经对举,指浅浮于体表的络脉,或指孙络,参见大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