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滋阴八味丸

滋阴八味丸

医方考》卷三方。原名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方。又名知柏八味丸知柏地黄丸山药山茱萸各四两,牡丹皮茯苓泽泻、黄柏(盐水炒)、知母(盐水炒)各三两,熟地黄八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腹或午前白开水或淡盐汤送下。功能滋阴降火。治肾劳,背难俯仰,小便不利,有余沥,囊湿生疮,小腹里急,便黄赤;以及阴虚火盛,骨蒸潮热等症。

猜你喜欢

  • 刺手

    指针刺时持针操作的手。一般多用右手。

  • 内虚

    指形体瘦弱似病而脉象正常者。《注解伤寒论·平脉法》:“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害。”

  • 与阳相对的一类事物或性质。参见阳条。

  • 蒙医药选编

    民族医书。蒙古达来王旗蒙医老布僧确泊勒著。成书于十九世纪。全书121章。内容包括临证各科,基础理论、药物、治疗等。曾以藏文木刻版印行。1983年由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蒙医教研室蒙译出版。

  • 消痈散毒汤

    《丹台玉案》卷六方。青皮、浙贝母、天花粉各二钱,蒲公英一握,连翘、鹿角、当归各一钱半。水、酒各一盅,煎服。治乳痈,恶寒发热,焮肿疼痛。

  • 李嗣立

    【介绍】:见李迅条。

  • 戴邦聘

    【介绍】:宋代医家。建德(今属安徽)人。撰有《医学善传》一书,已佚。

  • 食不欲杂

    指在同一时间内,不要进食品种过多的食物,以防某些食物之间有排斥、制约等不良反应,或影响食物吸收效果。见《备急千金要方》引王熙之语:“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

  • 掩法

    推拿手法。见《诸病源候论·头面风候》。用手掌遮盖于穴位或一定部位上。《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治小儿夜啼……以儿母手掩脐中,亦以摩儿头及脊。”

  • 医学摘粹

    丛书名。清·庆恕撰。刊于1897年。包括《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辨》、《四诊要诀》、《杂证要法》、《本草类要》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