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著作。一名《彩图辨舌指南》。曹炳章撰于1920年。作者较广泛地收集古今有关舌诊文献,参阅部分现代医著并结合个人见解编纂而成。书分5编,共6卷。首编(卷1)为辨舌总论;2编(卷2)为观舌总纲;3编(
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素问·厥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
胞衣的别名。即胎盘,药用名紫河车。详胞衣、紫河车条。
切脉指法。切脉时移动指位,左右寻找。《重订诊家直诀》:“寻推以诊广狭厚薄曲直也。”
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习惯作为冬季开始的节气。《汉学堂经解》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冬,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因为节名。”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
药物学著作。8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本书取材以《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二书为主,作者予以编选而成。内容首载药性总义,次将药物分为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及人等八部,共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七。煅软石膏、制半夏、制天南星、炒香附、炒栀子各等分。为末,米粥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治嘈杂暖气。
见《苏沈良方》。为枳椇子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原题清·徐灵胎撰。1卷。作者阐析脉位、审象、因形气以定诊等总论内容,分述大、小、清、浊诸脉,冲阳、太谿脉、真脉、孕脉、五脏脉、新病久病、高、章、纲、煠、卑、损、太素脉等。虽非系统之作,但论述简要
【介绍】:三国时药学家。一作李之,是著名外科学家华佗的弟子。对本草学有一定研究,曾著有《李当之药录》、《李当之药方》、《李当之本草经》。这些药物学著作虽然都已散佚,但有的内容曾被后世药物学著作所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