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玉芙蓉

玉芙蓉

《中药大辞典》:玉芙蓉

药材名称玉芙蓉

拼音Yù Fú Rónɡ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肉质茎中流出的浆汁凝结物。4~8月,当仙人掌汁液充盈时,选择生长茂盛的仙人掌树,割破外皮,使其浆液外溢,待凝结后收集。捏成团状,风干或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仙人掌"条。

生境分部主产四川。

性状凝结物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圆形团块,质坚硬而微润泽,似生松香桃胶,色泽黄白或乳白,偶带棕黄色,碎断后微透明,常有渣质夹杂,无特殊气味。火烤之则质地变柔,但不易熔化。以凝固、干燥、色泽黄亮、质地坚脆、无泥土掺杂者为佳。

性味①《植物名实图考》:"味微甘,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淡,无毒。"

功能主治治怔忡,便血,痔血,喉痛,疔肿。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肠痔泻血。"

②《分类草药性》:"固心,补气。"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补中气,治怔忡。"

④《四川中药志》:"解热镇静。治喉痛,疔肿,烫伤,便血,脱肛,耳心溃脓及小儿急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注意阳虚、寒症及小儿慢惊均忌用。

复方①治疔肿:玉芙蓉、蒲公荚。煎服。

②治小儿L急惊风:玉芙蓉捣绒,敷脐部。

③治妇女干血痨:玉芙蓉、一点血鹿衔草、蓝布政各一两。蒸鸡子服(不放盐)。(宜忌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玉芙蓉

药材名称玉芙蓉

拼音Yù Fú Rónɡ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玉芙蓉,生大理府。形似枫、松树脂,黄白色,如牙相粘,得火可燃。

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及绿仙人掌的肉质茎中流出的浆汁凝结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Opuntia dillenii(Ker-Gaw.)Haw.[Cactus dillenii Ker-Gaw.]2.Op-untia vulgaris Mill.[O.monacantha Haw.]

采收和储藏:4-8月,当仙人掌汁液充盈时,选择生长茂盛的仙人掌树,割破外皮,使其浆液外溢,待凝结后收集。捏成团状,风干或晒干。

原形态1.多年生肉质植物,常丛生,灌木状,高0.5-3m。茎下部稍木质,近圆柱形,上部有分枝,具节;茎节扁平,倒卵形至长圆形,长7-40cm,幼时鲜绿色,老时变蓝绿色,有时被白粉,其上散生小窠,每一窠上簇生数条针刺和多数倒生短刺毛;针刺黄色,杂以黄褐色斑纹。叶退化成钻状,早落。花单生或数朵聚生于茎节顶部边缘,鲜黄色,直径2-9cm ;花被片多数,外部的带绿色,向内渐变为花瓣状,广倒卵形;雄蕊多数,排成数轮,花丛浅黄色,花药2室;子房下位,1室,花柱粗壮,柱头6-8裂,白色。浆果多汁,倒卵形或梨形,紫红色,长5-7cm。种子多数。花期5-6月。

2.乔木或灌木状,高1.5-4m。老株有明显的圆柱形主干,自近基部分枝,分枝多而茂密。茎节倒卵形或长圆形.基部渐狭,长10-30cm,较厚,嫩茎节薄,常波皱状,鲜绿色,散生小窠;小窠具均匀短绒毛、黄褐色刺毛和1-2枚针刺;刺长1-4cm,幼时黄色,先瑞红褐色,老刺变灰色,先端暗褐色;老茎干上的小窠内针刺多达10根。叶钻状,长2-3mm,早落。花1-5朵,着生于嫩茎节的顶部或边缘,鲜黄色,直径达7.5cm,外方花被片背面具紫红晕,内方花被片呈花瓣状展开,倒卵状长圆形;雄蕊多数,花丝浅绿色;花柱白色,柱头裂片6,果肉质,倒卵球形,长5-7.5cm,熟时紫红色,无刺,具多数种子。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沿海沙滩的空旷处,向阳干燥的山坡、石上、路旁或村庄。

2.生于河谷地区,常栽培于村庄、园边。

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2.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凝结物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圆形团块,质坚硬而微润泽,似生松香桃胶,色泽黄白或乳白,偶带棕黄色,碎断后微透明,常有渣质夹杂,无特殊气味。火烤之则质地变柔,但不易熔化。以凝固、干燥、色泽黄亮、质地坚脆、无泥土掺杂者为佳。

性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心安神。主痔血;便血;疔肿;烫伤;怔忡;小儿急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注意阳虚、寒症及小儿慢惊均忌用。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治肠痔泻血。

2.《分类草药性》:固心,补气。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补中气,治怔忡。

4.《四川中药志》:解热镇静。治喉痛,疔肿,烫伤,便血,脱肛,耳心溃脓及小儿急惊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牙半支

    《中药大辞典》:马牙半支药材名称马牙半支拼音Mǎ Yá Bàn Zhī别名马牙苋(《奇方类编》),酱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镜》),酱瓣草(汪连仕《采药书》),酱板豆草(《周益生家宝

  • 甘蔗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蔗药材名称甘蔗拼音Gān Zhe别名红甘蔗来源禾本科甘蔗Sacharum sinense Roxb.,以秆、汁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省。化学成分含蔗醣13~27%、己酸、乙醇酸(g

  • 蜀五加

    药材名称蜀五加拼音Shǔ Wǔ Jiā别名五加皮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蜀五加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setchuenensis Harms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

  • 刺果卫矛

    《中药大辞典》:刺果卫矛药材名称刺果卫矛拼音Cì Guǒ Wèi Máo别名扣子花、岩风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长刺卫矛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攀援状灌木,高达6米

  • 梨木皮

    《中药大辞典》:梨木皮药材名称梨木皮拼音Lí Mù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树皮。功能主治《纲目》:"解伤寒时气。"复方

  • 紫石英

    《中国药典》:紫石英药材名称紫石英拼音Zǐ Shí Yīnɡ英文名FLUORITUM别名萤石、氟石来源本品为氟化物类矿物萤石族萤石,主含氟化钙 (CaF2)。采挖后,除去杂石。性状本品为块状

  • 大蓑衣藤根

    药材名称大蓑衣藤根拼音Dà Suō Yī Ténɡ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粗齿铁线莲的根。全年可采。性味味辛,性温。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风湿,止痛。治跌打损伤,瘀

  • 玉米黑霉

    药材名称玉米黑霉拼音Yù Mǐ Hēi Méi别名稔头、棒子包、玉米乌米、玉米黑粉、灰包谷、苞米乌米来源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玉米黑粉菌寄生在玉米上所形成的孢子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tilag

  • 莕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莕菜药材名称莕菜拼音Xìnɡ Cài别名莲叶莕菜、大紫背浮萍、水葵、水镜草、水荷叶来源龙胆科莕菜属植物莕菜Nymphoides peltatum (Gmel.)

  • 蓝胡麻草

    药材名称蓝胡麻草拼音Lán Hú Má Cǎo别名皮虎怀[傣]来源玄参科蓝胡麻草Centranthera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