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汤

伤寒论》:甘草干姜汤

药方名称甘草干姜汤

别名干姜甘草汤(《妇人大全良方》卷七)。

处方甘草12克(炙)干姜6克

功能主治温中益气。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咽中干,烦躁吐逆;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摘录伤寒论

《直指》卷二十六:甘草干姜汤

药方名称甘草干姜汤

别名二神汤

处方甘草(炙)、川白姜(炮)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男女诸虚出血,胃寒不能引气归原,无以收约其血。

用法用量二神汤(《朱氏集验方》卷七)。

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疝气证治论》:甘草干姜汤

药方名称甘草干姜汤

处方甘草5分,干姜5分,蜀椒3分,附子3分。

功能主治诸疝泄利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疝气证治论》

猜你喜欢

  • 虎杖汤

    《圣济总录》卷三十:虎杖汤药方名称虎杖汤别名虎杖散处方虎杖(细锉)4两。功能主治伤寒毒气攻手足,虚肿疼痛甚者。用法用量上以水1斗,煎至5升,去滓,看冷热以渍手足,即愈。于避风处用。摘录《圣济总录》卷三

  • 金乌散

    《圣惠》卷六十九:金乌散药方名称金乌散处方乌鸦1只(去嘴足),狐肝1具(同入罐子内,用细泥固济,候干烧令稍赤,抽火,以土内窨定罐子,候冷取出,捣罗为末,入后药),天麻半两,白附子半两(炮裂),天南星半

  • 止痛药

    药方名称止痛药处方当归牛膝川芎生地黄赤芍药白芷羌括独活杜仲续断各30克肉桂八角茴香乳香没药各15克木香丁香皮沉香血竭各7.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打扑损伤、折骨出臼,金疮破伤。用法用量老酒调下。摘

  • 安神化痰汤

    药方名称安神化痰汤处方茯神、远志、陈皮、半夏、杏仁、石菖蒲、麦冬、桔梗、甘草。功能主治安神化痰。主中恶,牙关紧急,昏不知人,头面青黑,肌肤粟起。用法用量有食,加枳壳、厚朴。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 抵当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抵当丸药方名称抵当丸处方大黄(三钱)水蛭(七枚.炒.去子杵碎.剉.再放入石灰.再炒.去灰)虻虫(七枚.去翅足.炒)桃仁(去皮尖.八个)炮制上为末,水和作一丸。功能主治

  • 对金散

    《普济方》卷二○一引《如宜方》:对金散药方名称对金散处方陈皮240克苍术厚朴各60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主脾泄。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加肉豆蔻更良。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引《如宜方》《医灯续

  • 黄精粥

    药方名称黄精粥处方黄精(切碎)米。功能主治补脾胃,润心肺。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饮食减少,肺虚燥咳,或干咳无痰,肺痨咳血。用法用量《药粥疗法》本方用黄精15~30g(或鲜黄精30~60g),粳米二两,

  • 解毒内托散

    药方名称解毒内托散别名解毒内托汤处方金银花、黄耆、当归、赤芍药、防风、甘草节、荆芥、连翘、木通。功能主治痘痈,痘后余毒。因痘灌浆之时,毒气太盛,未得尽化,留藏于经络,聚而不散,轻则发为疮疖,重即成痈,

  • 冬青槐角丸

    药方名称冬青槐角丸处方冬青子(炒)2两,槐角子(炒)2两,怀生地(酒洗)2两,荆芥穗(炒黑)2两,川黄连(炒黑)1两,川归身(酒洗)1两,侧柏叶(用茶水煮)1两。制法上为末,米糊加醋少许为丸。功能主治

  • 葱矾丸

    药方名称葱矾丸处方雪白矾石(取末)5钱,葱白(煨熟)5钱。制法上捣和为丸。功能主治各疔肿毒。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当归5钱,干菊花5钱煎汤送下。注意孕妇不可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