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钩玄条。
证名。指牙齿由白色变为黄黑色。多因肾虚所致。《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夫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若肾气虚,风邪冷气客于经络,髓虚血弱,不能荣养,故骨枯燥无润泽,令齿黄黑也。”
【生卒】:十七至十八世纪中叶【介绍】:①清代名医。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人。自幼承家教,继承曾祖若谷之学,兼通内、外、妇、儿等科,尤以外科闻名。行医四十余年,撰有《外科证治全生集》
骨名。出《灵枢·癫狂》。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大红袍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漆姑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感受风邪袭于肺卫而致的咳嗽。清·叶天士《幼科要略》:“若果暴凉外束,身热痰嗽,只宜葱豉汤,或苏梗、前胡、杏仁、枳、桔之属,仅一、二剂即可。”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黄锁梅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