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痘疹心法条辨

痘疹心法条辨

参见痧痘集解条。

猜你喜欢

  • 产后腹痛

    出《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后小腹部疼痛。多因血虚胞脉失养,或血瘀、寒凝等瘀阻胞脉所致。其中瘀血阻滞胞脉而致腹痛者,又名儿枕痛。若气血虚者,症见小腹隐隐作痛,喜热喜按,头昏目眩,体倦畏冷,甚则

  • 阴虚胃脘痛

    证名。多由病延日久,或郁火伤阴所致。《医宗己任篇·四明心法》:“又有一种胃脘痛,是阴虚症将成,须认明白。”症见脘痛时作,缠绵难愈,舌红口干,时或嘈杂,大便干结等。治宜养阴和胃,佐以泄肝,切忌香燥疏气,

  • 胆绝

    危重证候之一。《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病人胆绝,七日死……眉为之倾。”

  • 热伤肺络

    指肺络被火热病邪所伤,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变。有实热、虚热之分。实热属新病,多因外邪郁而化热,热伤肺络,症见咯血量多、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虚热多属慢性,平素肺肾阴亏,虚火灼肺所致,症见咯血量少,

  • 十五络脉

    《灵枢·经脉》指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见表)。《难经·二十六难》指十二经脉、阴蹻脉、阳蹻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后世针灸文献多从《灵枢》之说。十二经的络脉都是由表经别入里经,里经别入表经,

  • 地部

    穴位深浅分部名。亦称“地才”。指深层。参见人部条。

  • 午后嗽

    病证名。指咳嗽午后发作者。亦称劳嗽。为阴虚所致。《明医杂著》卷二:“午后嗽者,属阴虚,即劳嗽也,宜补阴降火。……愚按前症,属肾气亏损,火炎水涸,或津液涌而为痰者,乃真脏为患也。须用六味地黄丸壮肾水,滋

  • 产后伤食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指产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症见脘腹满闷,嗳腐吞酸,大便酸臭。治宜清补兼施。方用生化汤加消导药。伤面食加神曲、麦芽;伤肉食加山楂、砂仁;伤生冷加吴茱萸、肉桂;虚者加人参、白术或

  • 万全

    【生卒】:十五至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密斋。罗田县(属湖北省)人。世医出身,为明代祖传儿科著名医家。精于儿科及养生学,临证有良效。撰述有《幼科发挥》、《育婴秘诀》、《广嗣纪要》、《痘疹世医心法

  • 胁疽

    病名。系生于胁部之无头疽。出《外科理例》卷四。由足厥阴肝经郁火积聚而发。初起如梅李,坚硬平塌,漫肿木疼,不红不热,成脓迟缓,溃后脓水清稀,早期治宜柴胡清肝汤,溃后托里消毒散内服。余同溃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