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诠
参见小儿则条。
参见小儿则条。
病名。为生于颏下三角,红肿明显,形似燕窝的瘰疬。《外科大成》卷二:“颔红肿痛名燕窝疬。”参见瘰疬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即断绪。详该条。
即转筋。详该条。
骨名。即旋台骨,详该条。
书名。1卷。清·曹心怡撰。刊于1890年。本书论述喉痧(即猩红热)一病的源流、病因、病证、脉象、治法、禁忌等,并附若干治疗方剂。有独到之处,现有《中国医学大成》(附增眉注)本。
见《中药大辞典》。为松笔头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喻化鹏条。
即肩胛骨。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向后凹陷,形同饭勺,故名。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黄练芽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兰室秘藏》卷上。又名烂眶眼、烂眶、连眶赤烂,俗呼赤瞎。多因脾胃湿热壅盛,日积月累而成。症见睑弦溃烂,红赤,痒痛流泪,经久不愈。外治当以三棱针刺目眶外出血,内服泻湿热之剂。参见眼弦赤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