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经水不止。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倒产。详该条。
《类证治裁》卷八方。皂角七钱半,川椒、细辛、矾石、五味子、干姜各五钱。为末,囊盛,大如指,长二寸,纳阴中。治脂瘕,新产交合早,胞伤,子户失禁,精血杂下如膏。
即舌中。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即滋阴八味丸作汤剂,治证同。见滋阴八味丸条。
见《本草集要》。即月经之血。
【生卒】:约370~450【介绍】:晋末外科医家。京口(今镇江)人。善医学,尤精外科方术。义熙六年(410)隋刘裕北征,有被创者以药涂之即愈。后居秣陵,撰《刘涓子鬼遗方》10卷,永元元年(499)由龚
见《滇南本草》。为牡丹皮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斑蝥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即凉燥。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