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瘴疟指南

瘴疟指南

  • 瘴疟指南

    自序卷上 辨证瘴疟形状人身肖天地瘴疟类天时受病之源瘴疟伤寒辨瘴疟内伤辨诸疟瘴疟辨伤寒瘴疟分南北辨瘴疟五脏俱病冷瘴热瘴瘴不治症脉日期妇人小儿发瘴时调理却病法瘴病中将息法瘴病后将息法灸法瘴后变症痢肿胀痰治

  • 瘴疟指南

    书名。2卷。明·郑全望撰于1609年。作者鉴于福建、广东地区瘴疟流行,遂予悉心研究。后得宋·李待制(佚名)所辑《瘴疟卫生方》,遂以此书为基础,附以己见编纂而成。书中论述瘴疟源流,伤寒、内伤与诸症之鉴别

猜你喜欢

  • 小升丹

    《疡医大全》卷七方,又名三仙丹。水银一两,明矾、火硝各一两二钱。为末,入锅内,用瓷碗一具(先用生姜片擦碗内外,以防碗炸)盖定,碗口以潮皮纸捻挤定,碗底用泥封固,炭火炼制,约三炷香,停火候冷,刮下碗内药

  • 百解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岗梅根之别名,详该条。

  • 水蜡烛实

    见《广东新语》。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 头痛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头痛痧》:“痧毒中于脏腑之气,闭塞不通,上攻三阳巅顶,故痛入脑髓,发晕沉重,不省人事,名真头痛,朝发夕死,夕发旦死,急刺破巅顶,出毒血以泄其气,药惟破其毒气,清其脏腑为主;痧毒中

  • 面垢

    指面部如蒙尘垢,洗之不去之色。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多因感受暑邪或胃热熏蒸所致。《秘传证治要诀·伤暑》:“伤暑必自汗、背寒、面垢。……宜香薷饮、六和汤。”《景岳全书·暑证》:“暑有八证:脉虚

  • 养阴解表

    又称滋阴解表。是对素体阴虚而患外感表证的一种治法。症见心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等,处方由养阴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加减葳蕤汤。此方发汗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留邪。

  • 打扑伤损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 毛荔枝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韶子之别名,详该条。

  • 强壮功

    气功练功方法。分坐、卧两种姿式。卧式除呼吸法外,其他与内养功同。

  • 张诞先

    【介绍】:见张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