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金樱叶之别名,详该条。
即温经汤第三方,见温经汤条。
证名。出《素问·刺热论》。多见于少阳病及肝胆疾患。·《诸病源候论·胸胁痛候》:“胸胁痛者,由胆与肝及肾之支脉虚,为寒气所乘故也。……此三经三支脉,并循行胸胁,邪气乘于胸胁,故伤其经脉,邪气之与正气交击
病名。指因气虚而致痰涌气急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鼾嗽,咳嗽气急,喉声如鼾者,大虚之症。宜独参汤。”本证可见于心源性哮喘、急性肺水肿等危症。参见短气嗽、气高、痰饮咳嗽条。
【介绍】:见张寿颐条。
见《本草纲目》。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见《经济植物手册》。即黄栌,详该条。
病名。出《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即瘾疹,见该条。
见《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四。即假孕,指经闭腹大而无胎息可验的病症。包括气胎、血胎、痰胎。详见各条。
见清·龙柏《药性考》。为辣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