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传证治要诀
见证治要诀条。
见证治要诀条。
《症因脉治》卷四方。木通、枳壳。水煎服。治泄泻不止,水谷不分,小便全无,小肠气滞者。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廉泉,见该条。
证名。指感受风湿,脾胃失调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风湿腹胀之症,发热身重,不能转侧,一身尽痛,心腹胀满,外连头面,此风湿腹胀之症也。”治宜祛风化湿为主。胸前饱满重者,防风平胃散主之;身热恶风重
见《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兔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出《幼科推拿秘书》。位于腕部大横纹的桡侧边。
宋太医局医学分科有口齿兼咽喉科。即喉科。详该条。
出《素女经》。指女性外生殖器。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露兜竻花之别名,详该条。
《伤寒论》的辨证方法。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张仲景在《内经》六经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热病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亦即外感病过程六个深浅阶段的综合证候。六经彼此间是互相联系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无头疽生于肩中廉(肩峰正中)者,属三焦、胆二经。证治见肩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