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筋瘛

筋瘛

证名。筋挛的别称。《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故筋挛亦曰筋瘛。”详筋挛条。

猜你喜欢

  • 阴阳乖戾

    乖戾,不和或失调。阴阳不和或失调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导致阴阳偏衰偏亢,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参阴阳失调条。

  • 艾卷灸

    即艾条灸,见该条。

  • 呼吸之门

    门,门户,司开合,为出入之关键。呼吸之门即呼吸的关键。《难经·八难》认为肾间动气为生命的根本,主司呼吸的开合出入,故称之为“呼吸之门”。其说即后世“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等理论之滥觞。

  •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书名。8卷。宋·朱端章撰。刊于1184年。卷1~7主要是产科的方论;卷8为初生儿的保育法。书中引录前人有关妇产科病证的论述,内容较丰富,所选方药大多可取,是宋代妇产科临床治疗的一部重要文献。建国后有影

  • 薄厥

    古病名。因大怒而致的厥证。出《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指因暴怒等精神刺激,致阳气亢盛,血随气逆郁积头部,而出现卒然厥逆、头痛、眩仆的昏厥重症。参见中风、厥证

  • 内伤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症之一种。见《症因脉治》卷四。内伤小便不利包括热结小便不利、偏渗小便不利、气虚小便不利、阴虚小便不利、阳虚小便不利。详各该条。

  • 见点

    痘疮始出的迹象。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 脓窝疮

    病名。一种化脓性皮肤病。出《外科正宗》卷四。由湿热二气交感,蕴蒸皮肤而成;或因先患湿疹、痱子,复经搔痒磨擦,破伤感染所致。好发于颜面、手臂、小腿等处。初起红斑或小水疱,旋即变成黄豆大水疱,渐成脓疱。疮

  • 鲍相璈

    【介绍】:清代官吏兼医家。善化(今湖南长沙)人。注重验方治病,广求博搜,于道光年间编成《验方新编》,刊行于世。

  • 昏渺

    证名。指眼视物不明的证候。《医贯》卷四:“神水者,由三焦而发源,先天真一之气所化,目上润泽之水是也。……耗涩,则有昏渺之危。”参见目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