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筋藤

筋藤

药材名称筋藤

拼音Jīn Ténɡ

别名三托藤、坎香藤、香藤、藤满山香、九牛藤、骚羊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筋藤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yxia levinei 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攀援灌木。具乳汁,全株无毛;小枝与老枝均柔弱,老枝圆柱形,节间长约2.5cm,小枝直径1.5mm或更细,稍具棱角和条纹。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柄长4-7mm;叶片嫩时膜质,老时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8cm,宽2-3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急尖或稍渐尖。聚伞花序单生于叶腋内,花5数;花萼裂片长圆形,长约1.5mm;花冠白紫色,高脚碟状,花冠筒圆筒状,喉部紧缩;雄蕊着生于冠筒内面中部以上,花药内藏;无花盘;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柱丝状,柱头头状,先端2裂。核果椭圆形,长约9mm,连结成链珠状。花期3-8月,果期8月至翌年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400m的山地疏林下或山谷、水沟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茎叶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白桦脂醇(betulin), 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D-glucoside)。

性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腰痛;胃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护耳草

    药材名称护耳草别名大奶汁藤、打不死来源萝藦科护耳草Hoya fungii Mer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功能主治治风湿跌打,脾肿大,吐血,骨折。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蛇尾草

    药材名称蛇尾草别名蛇含草、鸡心贝母来源兰科蛇尾草Herminium angustifolium (Lindl.) Benth. var. nematolobum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

  • 金橘露

    《中药大辞典》:金橘露药材名称金橘露拼音Jīn Jú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果实的蒸馏液。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苦。"功能主治《中

  • 大叶凤仙花

    药材名称大叶凤仙花拼音Dà Yè Fènɡ Xiān Huā英文名all-grass of Largeleaf Touch-me-not别名山泽兰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来源药材基源:为风

  • 硬九子连环草

    药材名称硬九子连环草拼音Yìnɡ Jiǔ Zǐ Lián Huán Cǎo别名九子连环草、肉连环、一串钮子、九节虫、棕儿羊来源兰科虾脊兰属植物虾脊兰Calanthe di

  • 红牛毛刺

    药材名称红牛毛刺别名腺毛莓、雀不站、红毛草来源蔷薇科红牛毛刺Rubus adenophorus Rolfe,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性味甘、涩,温。功能主治和血调气,止痛,

  • 鹗骨

    《中药大辞典》:鹗骨药材名称鹗骨拼音è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鹗的骨胳。原形态鹗(《纲目》),又名:睢鸠(《诗经》),王睢(《尔雅》),沸波(《淮南子》),鱼鹰(《禽经》),下窟乌(

  • 坡参

    药材名称坡参拼音Pō Shēn英文名Tongue Habenaria别名土沙参、猪儿参、山坡参、山沙姜、贝母兰出处始载于(广西)。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舌玉凤花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

  • 松蘑

    《全国中草药汇编》:松蘑药材名称松蘑别名松蕈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松蘑Tricholoma matsutake (S. Zto et Imai) Sing [Cortinellus edods

  • 草威灵

    《中药大辞典》:草威灵药材名称草威灵拼音Cǎo Wēi Línɡ别名小黑药、葳灵仙(《滇南本草》),黑根(《贵州民间药物》),草灵仙(《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铜脚葳灵(《云南中草药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