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紫背绿

紫背绿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背绿

药材名称紫背绿

别名紫绿西南紫金牛

来源紫金牛紫背绿Ardisia corymbifera Mez,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心胃气痛。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紫背绿

药材名称紫背绿

拼音Zǐ Bèi Lǜ

别名不待劳劳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伞形紫金牛或块根紫金牛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disia corvmbifera Mez2.Ardisiacorymbifera Mez var.tuberifera C.Che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1.灌木,高1-3m,稀达5m。幼嫩部分被柔毛。叶片坚纸质,、狭长圆状倒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先端渐尖或近尾状渐尖,基部广楔形,长11-13cm,宽2-3cm,全缘或具细波状齿,齿间具边缘腺点,背面被卷曲的疏柔毛或多少被疏柔毛,具密腺点,侧脉约15对,不成边缘脉;叶柄长5-8mm,通常被微柔毛。复伞形花"序,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长20-40cm;花梗长1-1.5cm,通常被微柔毛;花长6-8mm,花萼基部连合达1/2或略短,萼片卵形或有时近长圆形,长2.5-3mm,外面多少被微柔毛,全缘,具密腺点;花瓣近白色或粉红色至红色,广卵形,具密腺点,里面近基部被微柔毛;雄蕊为花瓣长的2/3,花药卵形或广披针形,背部具密腺点;雌蕊与花瓣等长,子房球形,具腺点、胚珠5枚,1轮。果球形,直径约8mm,鲜红色,具腺点。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2.本变种与伞形紫金牛的主要区别是:地下具块根;小枝无毛或具微柔毛;叶片较短小,长5-8cm,宽1.5-2.5cm,两面无毛;花梗长约1cm,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700-1500m的林下阴处。

2.生于灌丛中或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西、云南等。

2.分布于广西。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咽喉肿痛;脘胁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华里白

    药材名称中华里白拼音Zhōnɡ Huá Lǐ Bái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中华里白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opterygium chinensis(Ros.)Devol[Gleiche

  • 小苏苏棵花

    药材名称小苏苏棵花拼音Xiǎo Sū Sū Kē Huā别名半边花、半瓣花、坝子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细皱香薷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rugulosa Hemsl.采收和

  • 堵喇

    药材名称堵喇拼音Dǔ Lā别名化血丹、紫草乌、黔主解、草乌、藤乌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紫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episcopale Levl采收和储藏:秋年来挖,除去残

  • 白花果

    药材名称白花果拼音Bái Huā Guǒ别名称杆红、红果树。来源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叶、花、果。叶,全年可采;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小乔木或灌木,高3~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无毛。单叶互

  • 岩豇豆

    《中药大辞典》:岩豇豆药材名称岩豇豆拼音Yán Jiānɡ Dòu别名岩泽兰(《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肉叶吊石苣苔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附生灌木。茎匍匐

  • 三叉凤尾蕨

    药材名称三叉凤尾蕨拼音Sān Chā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Wallich's Brake别名老泻风、凤尾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

  • 山木通根

    药材名称山木通根拼音Shān Mù Tōnɡ Gēn别名威灵仙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山木通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matis finetiana Lévl.et Vant.[C

  • 牛耳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耳岩白菜药材名称牛耳岩白菜拼音Niú ěr Yán Bái Cài别名岩白菜[贵州]。猫耳朵[贵州安顺]、石三七[广西贵县]、石虎耳、金山

  • 蚕蜕

    《中药大辞典》:蚕蜕药材名称蚕蜕拼音Cán Tuì别名蚕退、马鸣退(《嘉佑本草》),马明退(《儒门事亲》),蚕蜕皮(《本草蒙筌》),佛退(《眼科龙木论》),蚕退皮(《本草求原》),

  • 甜地丁

    药材名称甜地丁别名紫花地丁、地丁[山东、河南]、萝卜地丁、痒痒草、猫耳朵草来源豆科米口袋属植物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 Bunge.,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