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喉浅论》卷下方。葛根、荆芥、金银花、僵蚕、薄荷、牛蒡子、桔梗、蝉蜕、枳壳、甘草、山楂、赤芍药。水煎服。治疫喉肿痛微腐,身热汗少,痧隐神清,舌白,脉郁不起者。若无汗加豆豉;热甚加连翘、栀子。
即转筋。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佛甲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威灵仙。详该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五脏六腑之血气,皆上荣于目也。若血气虚则肤腠开而受风,风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覆于目,则不能开,世呼为睢目。”睢,指仰目而视。上胞下垂甚者,常藉助仰首使瞳神显
病证名。《银海精微》:“五脏虚劳,风热冲入肝膈,上胞,阳明经毒壅,血气凝滞,故生赤膜下垂,谓之垂帘翳。”详赤膜下垂条。
病名。见《医学心悟》卷四。多由风热邪毒壅塞心肺二经所致。症见舌根肿硬,两旁糜烂。《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风热湿毒,或因风劳酒色而起。下颏俱肿,口噤舌卷肿大,上有筋如蚯蚓之状,生黄刺白胎,如咬牙不
病证名。指自觉腹中窄狭,饮食难进的病症。《丹溪心法》卷四:“腹中窄狭,须用苍术。若肥人自觉腹中窄狭,乃是湿痰流灌脏腑,不升降,燥饮用苍术,行气用香附。如瘦人自觉腹中窄狭,乃是热气薰蒸脏腑,宜黄连、苍术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介绍】:见钱经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