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垢
耵聍的俗称。详该条。
耵聍的俗称。详该条。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复溜,见该条。
《类证治裁》卷二方。杏仁、五味子、木通、菖蒲、人参、桂心、款冬花、细辛、竹茹、酥、姜汁、白蜜、大枣肉。水煎服。治咳嗽气促,满闷失音。
病名。见《实用外科治疗学》。即热疮。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赤水玄珠》卷七。即神秘汤第二方,见神秘汤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多因忧愁郁结,五志之火皆动,日夜煎熬,津液干涸,或膏粱厚味,辛辣炙煿,恣意不谨,积热消阴等所致。《症因脉治》卷二:“饮食之间,渐觉难下,或下咽稍急,即噎胸前,如此旬月,日甚一日,渐至每食必噎,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热毒结于足趾叉上面或里面者。宜内服红花散,外用酒蜜捣菊花叶敷;若因循失治,溃烂较深,步履难行者,取桑树根白皮四两,捣烂同生白酒入瓶内,重汤煮数十滚,取服以醉为度。余证参见脚发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王烂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