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经咳嗽

肝经咳嗽

病证名。指肝病犯肺所致的咳嗽。《症因脉治·咳嗽》:“肝经咳嗽之症,咳则两胁下痛,痛引小腹,或寒热往来,面青色,筋急,此肝经咳嗽。”多因木气怫郁,肝火刑金,或肝经少血肝气亏损,木燥火生所致。《校注医醇剩义·咳嗽》:“肝经之咳,痰少胁痛,易怒头眩丹青饮主之。”《丹溪心法·咳嗽》:“嗽而胁下痛,宜疏肝气,以青皮痰药,实者白芥子之类,在后以二陈汤加南星香附青黛、青皮、姜汁。”亦可用泻青各半汤柴胡饮子加味逍遥散等方。参见咳嗽条。

猜你喜欢

  • 田嵓(yán 岩)

    【介绍】:宋代医生。福建人。好学善医,善治肺病(结核)。常索取高额诊金,方为人诊治。

  • 真阳

    与真阴相对而言。即肾阳。详该条。

  • 视远怯近证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能远怯近证。详该条。

  • 奶米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 餐泄

    病名。又称迴风。多因湿兼风邪,清气不升所致。《证治准绳·杂病》:“戴云,餐泄者,水谷不化而完出,湿兼风也。”《张氏医通·大小府门》:“餐泄者,《史记》名回(迴)风,水谷不化,湿兼风也。风邪干胃,木来贼

  • 强阳不倒

    病证名。见《石室秘录》卷二。指阴茎常举不痿之证。详强中条。

  • 诊余集

    医案著作。清·余听鸿撰。刊于1918年。作者擅治内外科疾病,本书所载医案以内科为主,多为治愈之大症及疑难杂症,兼及平日搜集之师友间治案。辨证论治细致灵活,切于病情。对于某些病证如痿症、黄疸等,阐析其治

  • 肝为语

    五脏气逆证中,肝气上逆的症状,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语,语言,特指语言失常。《素问直解》注:“语,多言也。”肝藏魂,肝气逆乱则多言或言语纷乱,失于常度。临床多见于肝气郁结患者,郁者本沉默寡言,唯郁之

  • 小独蒜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薤白之别名,详该条。

  • 连珠疬串

    病证名。见清·梁希曾《疬科全书》。瘰疬的一种证型。其症颈项颏下、耳之前后,结核垒块,连珠疬串,不痛,或破微痛皮赤,溃烂久不收口。结核坚实不痛者,应舒筋养血,解郁化坚,用四逆散加昆布、海藻、玄参之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