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郁经行先后无定期

猜你喜欢

  • 壅骨

    骨名。①出《灵枢·邪客》。张景岳注:“为掌后高骨。”②即腕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腕骨,……一名壅骨,俗名虎骨,其骨大小六枚。凑以成掌,非块然一骨也。”

  • 风嗽

    病证名,指感受风邪所致的咳嗽。《证治要诀》卷六:“感风而嗽者,恶风有汗,或身体发热,或鼻流清涕。”方用桂枝汤加味。《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风嗽,风乘肺也。其脉浮,必兼鼻塞,流涕、声重、口干、

  • 方药合编

    民族医方书。朝鲜族黄度渊撰于1868年。全书将内、外、妇、儿、五官等病症分为54门,论述369组病,处方分为上(补)、中(和)、下(攻)三统,载方916个,兼述26种药的制作法和26种禁忌,中药515

  • 疏肝理脾丸

    经验方。见《中医临证学基础》(湖南中医学院)。鳖甲、茅根各15克,当归、赤芍药、五灵脂、蒲黄、茜草、柴胡、郁金、地龙各9克,鸡内金、青皮、枳壳各6克。为末,鲜猪肝18克蒸熟捣烂,炼蜜为丸,每服9克。治

  • 阴阳互根

    阴阳互相依存,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即所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阳学说多以互根的观点说明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在生理上或病理上的联系

  • 内热

    ①证名。与外感发热相对而言,泛指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宜辨虚实。《素问·调经论》:“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厥论》:“酒

  • 壳槟榔

    见《药材学》。为枣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 阴常不足

    见《格致余论》卷一。阴,指津液精血。朱丹溪认为津液精血是人身的宝贵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如果不注意保养精血,则阴虚阳亢,百病从生。这是他侧重滋阴法的理论根据。

  • 针剂

    药物剂型之一。药物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步骤而制成灭菌溶液,装入安瓿,供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用。具有作用迅速,给药方便,药效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能直接进入人体组织等优点。近年各地已将中草药制成多种

  • 金创瘈疭方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30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