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失肃降
同肺失清肃。详该条。
同肺失清肃。详该条。
见《河南中药手册》。为槐角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即油汗。详绝汗条。
【介绍】:见孙文胤条。
病证名。又名季秋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其病足大指(趾)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其
病证名,见吴克潜《病源辞典》。又名通睛,指眼珠呆滞,不能活动者。详通睛条。
脉象之一。脉来有歇止,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别。参见促脉、结脉、代脉条。
和法之一。用消除秽浊药,攻逐伏于膜原间的病邪。温疫或疟疾初起,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舌苔白或垢腻,脉弦数。用达原饮。透邪破结,溃散伏于膜原之疫邪。
病证名。指脾经风热上壅而多涎。《太平圣惠方》:“儿多涎者,风热壅结,在于脾脏,积聚成涎也。若涎多,即乳食不下,涎沫结实,而生壮热也。”治宜清脾泄热。
推拿手法名。即梳法。见该条。
雀斑之俗称。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雀斑。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