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气虚

肾气虚

出《素问·方盛衰论》。多由肾阳素亏,劳累过度,房事不节或久病失养所致。包括:①肾的阴阳之气俱虚。症见滑精早泄,尿后余沥,小便频数而清,甚则不禁,腰脊痰软,听力减退,短气四肢不温,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治以补肾为主。②指肾阳虚。因气为阳,即肾之阳气虚。见肾阳虚条。

猜你喜欢

  • 白疹

    病证名。①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指麻疹粒头高耸,色红淡润而肤白者。《临证指南》卷六:“赤疹遇清凉而消,白疹得温暖而解。”参白麻条。②出《温病条辨》。即白。风湿郁于经络毛窍,表现为身热、身痛,汗多自

  • 九节木

    见《广西中药志》。为山大颜之别名,详山大颜条。

  • 阴阳脉死候

    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撰人未详。约为秦以前的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全文约百余字,主要是有关诊断学上鉴定死亡征候的论述。

  • 葵子

    出《金匮要略》。为冬葵子之简称,详该条。

  • 撅骨伤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尾骨伤。见尾闾骨伤条。

  • 红点紫舌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下。《赵氏治喉指掌》:“红点紫舌,因心脾二经热极所致。满口红点紫色作烂而痛,或身有赤斑。”治宜清心凉血、解毒泻热。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 穿心箭

    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为元宝草之别名,详该条。

  • 囟门

    ①小儿前囟处可触知的软组织。囟门下陷或隆起,有助于判断颅内压的高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婴儿顶骨未合,软而跳动之处,名曰囟门。”参见囟条。②即囟骨。详该条。

  • 益阴

    即补阴。详该条。

  • 小膀骨

    骨名,即桡、尺骨的统称,参见臂骨条。